風(fēng)只在山里打了一個轉(zhuǎn)兒,秋天就深了;
在這個十月,我們奔赴山林間,開啟了一場賞秋的“大益茶生活”。
紅葉染幽谷,
野菊孤芳開。
山果靜自落,
落霞艷西天。
秋天的茶應(yīng)該是什么味道的?
天地間聚合了萬物在四季中,
秋,豐滿而沉穩(wěn),
這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間,
也意味著豐收與能量。
所以秋天里的茶,就應(yīng)該像普洱,
滋味豐富、回甘悠長。
當(dāng)我們踏步在被秋色籠罩的西山里,
藍(lán)天純粹,陽光恣意,
山水草木間,以鳥鳴作伴樂。
不來一杯普洱,怎么對得起自己?
秋天野外布席,不一定要繁復(fù),
用一整個秋天做背景,以一縷陽光來點綴;
深褐、絳紅或柿色的席布,
搭配著素凈風(fēng)格的茶具;
尋一叢枯枝,兩朵小花,幾顆果實,
也有一番秋的野趣。
這席,便為四周的沉靜添了一道風(fēng)景。
器物可儉,卻還是要用心;
好的茶席,能把人引入到茶的境界中,
愉悅地去品一杯茶,真心地去交流,
安靜地去感受茶的韻味。
“在不完美的生命中感知完美,
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時間”。
我們把茶從室內(nèi)搬到曠野中去,
不負(fù)這秋風(fēng)修剪好的美景。
著一身素袍,置一方茶席,享一天悠然時光。
以一壺香氣、韻味俱佳的茶湯,致敬天地;
在天地間,以秋為媒,以茶會友;
赴一場自我心靈的修行。
山上森林無際,溪流潺潺,
颯颯萬壑聲,秋風(fēng)送奇響,
松杉蔽天光,一徑入森爽。
昆明西山,前人題詠頗多。
在山腰處的華亭寺旁,
是近現(xiàn)代佛教史上重要人物虛云和尚的紀(jì)念堂。
名山出名寺,名寺出名茶,
寺外是一片翠綠的茶園,秋雨后,園中霧氣氤氳。
山中秋雨涼,抵不住。
趕緊坐下來,泡一杯熟普捧在手心。
與茶香對坐,與爾漫談,
茶湯的溫暖漸漸散開,
雨后的陣陣涼意慢慢被驅(qū)散。
園中茶葉天然、純凈,
伸手摘一片放在嘴里,口感苦澀、回甘;
穿越時空的意境里,品香悟道因緣和合。
寺中對聯(lián)愈加應(yīng)景:
收起閑愁,且聽大海潮音,與竹韻松聲互答。
涵來妙相,試看中天日影,映山光水色皆空。
茶香、水甜、壺古、
人靈、景幽、物雅;
自然與人文和諧共存,
禪意與茶韻水乳交融。
茶席引來過路者與游客側(cè)目、駐足,
在清盈的慢時光里,讓人看到了美好生活的模樣!
而這些簡單而充滿詩意的小儀式,
恰好是歲月記憶里需要典藏的美好,
是對當(dāng)下生活的熱愛。
暮色之中,紅墻梵宇之間,
茶園繁茂,天地一片碧綠;
青石板上還有水跡,小貓漫不經(jīng)心梳理著毛發(fā);
匆匆下山的行人,總是眷念山中的寧靜與淳樸。
一杯茶湯,有茶有水有器;
一個茶字,有草有木有人;
飲茶的那一刻,
可以心游萬仞,可與天地精神往來。
這或許就是中國人的茶之道、生活之道。
今天,大益努力在做的,便是
以茶為媒,重新找回中國人原本有滋有味的生活,
我們也可以稱之為“大益生活”。
大益生活,身心有益。
存好茶,賞好器,交好友,說好話,做好事。
策劃:張瑋撰稿:李垚垚
攝影:張玉杰
圖片后期、責(zé)編::曾婧雅